发布日期:2021-03-29
《天津日报》 2021年3月29日 03版
本报记者 周志强
辛冬和楚云资料图片
2015年,楚云获得“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”。资料图片
开云在线注册-开云(中国)西门外的家属区,普通的6层单元楼里,曾经住着一对看起来很普通的耄耋老夫妻。他们养花、遛鸟、读书、写诗,平淡生活,邻居问起,只说以前在天大工作过。少有人知道,老爷子曾经是开云在线注册-开云(中国)副校长。更少人知道,两位老人曾是历史上有名的“天津抗联”战士,一位叫楚云,一位叫辛冬。
如同所有“天津抗联”会员,“楚云”和“辛冬”都是他们从事地下斗争时的化名。楚云原名李家辉,辛冬原名陈子政。楚云是“天津抗联”的发起人和早期领导者,曾任“天津抗联”党总支书记,辛冬任第四支部书记。
“父亲一生党性纯洁,为人非常低调,很少谈论他为革命做过的贡献。”楚云之子李天白介绍,父亲前些年被人记起,还是因为有记者根据党史研究部门线索前去采访这位“唯一在世的‘天津抗联’创始人”。“2015年,我父亲楚云获得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’。可惜我母亲辛冬已经在2012年去世,不然也可以分享这份荣誉。”让人遗憾的是,2016年9月25日,93岁的老战士楚云也离开了人世。
家中,留下一本《门外诗集》,一本《地下工作忆文集》,还有一本《从抗日到解放》,都是薄薄的小册子,没有公开发行。诗集收录了楚云在解放后写的部分旧体诗,后两个集子则是老战友们的回忆文章。字里行间,仍可触摸到当年的英勇、赤诚和坚毅。
1937年9月30日,天津沦陷。1941年起,日本侵略者在对华北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“扫荡”的同时,对其占领的城市实施了极端残酷的五次“治安强化运动”,天津等城市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,不得不将绝大部分力量撤往根据地。在日伪高压统治下,天津进入最黑暗的长夜。“铁蹄纵横山河碎,海河浮尸刺刀红。”楚云在追忆往事的诗中悲怆地写道。
“是好儿女当报国,唯真志士敢牺牲。”1940年,楚云和同为究真中学学生的王洋、康力、高飞等秘密成立了一个读书会,组织青年传阅进步书刊。因创办《平凡周刊》壁报,读书会名为“平凡读书会”。经过一年多的活动,读书会成员感到,不能光看书发表议论,还应有实际的行动。他们认识到,抗日救国必须依靠共产党的领导,决定冒险前往农村抗日根据地寻找党组织。
楚云自告奋勇,放弃初中毕业考试,乔装改扮穿越日伪封锁,回到河北束鹿县(今辛集市)的老家。根据地的干部没有同意楚云提出的组织天津同学过来的请求,安排他在当地做了小学教员。1942年敌人发动残酷的“五一大扫荡”,楚云虎口脱险,但与党组织联系中断,无处存身,只好于1942年7月回到天津。回来后,楚云才知道,在此期间,读书会的同学在1942年春天与冀中军区第八分区建立了联系,分批去了根据地,4月份康力、王洋、田英等会员被派回天津。同样因为“五一大扫荡”,他们与党组织中断了联系。
7月会合后,楚云、康力、王洋立即发起成立了秘密青年革命组织──天津市青年抗日救国会(简称“青救会”)。暑假结束,楚云、康力和王洋分别考入木斋中学和广东中学的高中。他们一边寻找党组织的联络线索,一边广交朋友,暗中吸收会员,还两次印发抗日传单。到1943年夏天,“青救会”会员发展到20多人。
随着形势趋缓,“青救会”派田英到根据地,于1943年初与党组织重新取得联系,并带回了《论持久战》《论新阶段》《新民主主义论》等毛泽东的著作和其他时事政策文件。同年夏,中共冀中十地委书记旷伏兆指示,“青救会”更名为“天津市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”(简称“天津抗联”),扩大活动范围,除继续组织进步青年和继续散发抗日传单外,还要“团结各个阶层进步人士共同抗日”“深入敌伪组织内部”。组织上决定,康力为“天津抗联”总会主任,楚云为组织部长兼锄奸部长,王洋为宣教部长,田英为联络员。
按照党组织要求,“天津抗联”突破了知识青年的圈子,开始深入工人队伍。一些同志进工厂当了工人,与工人交朋友,培养工作对象。在校会员尽量参加学校公开社团(如剧团、歌咏队、校友会、球队),力争掌握社团领导权,发展进步力量。派出多人打入伪军、伪警内部,了解敌情,尽可能掌握武装,待机发挥作用。
与此同时,“天津抗联”加大了抗日宣传攻势。一年间共印发抗日传单5次,总计2760份。这些传单,有的从中原公司顶上往下散发,有的从东站到北站的火车厕所窗户往外散发。对敌人震慑最大的是1944年6月11日散发的题为《握紧拳头,奋起杀敌,挺起胸膛,准备反攻》的传单。当时在天津举办“华北七大城市运动会”,运动员都住在国民饭店。这份传单印了60份,是专给运动员的,为的是要他们把传单带到7个城市去。4名同志化装成运动员模样,混进饭店发了传单。敌人知道后非常恐慌,宪兵包围了国民饭店,运动会也被迫推迟。
“智撒传单惊敌垒,巧刻木版代刀枪。”一系列传单彰显了中国人民的不屈精神,打击了敌人嚣张气焰,鼓舞了天津市民的斗志。
1944年夏天,楚云、康力、辛冬等到阜平,向中共晋察冀分局城工部负责人刘仁汇报工作,并留下学习。8月,他们实现了自己的夙愿──加入中国共产党。城工部指示,成立“天津抗联”党总支,由楚云担任党总支书记,康力任总支委员兼总会主任。
党总支成立后,即在“天津抗联”会员中积极发展党员。到1944年底,党总支建立支部4个,党员20人。1945年初,楚云根据城工部指示,全面加强各条战线工作。抗战胜利前夕,“天津抗联”会员已有100余人,并联系了大批进步分子。党员增加到五六十人,广泛分布在全市大中学校、工厂、铁路等各个系统。
“满腔热血斗长夜,一片丹心争黎明。”在党的领导下,“天津抗联”在最困难的时期与日本侵略者及其走狗进行了艰苦顽强的斗争,最终迎来了抗战胜利。其后,“天津抗联”也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,党总支转归中共天津工委领导,成员分散到各系统,投入到工运、学运和解放天津的斗争当中。
(注:文中引用诗句均自楚云《门外诗集》)
天津日报:http://epaper.tianjinwe.com/tjrb/html/2021-03/29/content_153_4237584.htm
(编辑 刘延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