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昊 杨照霖
谈到北洋大学的地质工程学系,很多人都会感觉陌生。在北洋大学悠久的历史上,地质工程学系就如同一闪而过的流星。但在其短暂的历程中,有一个人却不得不提,这就是主持创建该系的王炳章先生。 王炳章,字斐轩,是我国著名的矿物学家与地质教育家,在结晶学、矿物学、岩石学方面造诣极深,以治学严谨蜚声中外。他早年所著《热河北漂中生代火山岩之研究》,深得我国地质事业奠基人章鸿钊先生嘉许。同时,王炳章在我国地质学史与矿物学史方面的研究匠心独具。写下鸿篇巨制《中国科学技术史》的英国教授李约瑟就曾多次来到中国与他研讨地质学问题。抗战期间,他先后在中山大学、云南大学、重庆大学任教。北洋大学复校后,他应地质系阮维周教授之邀北上津门。这样一位地质学大家来到北洋,确实是当时学生们的福气。
细说起来,王炳章与北洋大学早有渊源。早年读大学时,他曾在北洋大学冶矿科学习,后来转入北京大学地质学系。这次重回母校,已是年近半百。本应该高兴,可有一件事,让王先生怎么也高兴不起来。
原来,北洋大学复校后,在阮维周教授的操办下,成立了地质系,但随着阮维周教授去往台湾,地质系一蹶不振,很快就并入了采矿工程学系。王炳章教授忧心忡忡,他深知地质工程对中国的重要,尤其是在战乱过后国家需要大规模基础设施的关键时期,没有一大批专业素养过硬的地质工程人才是不行的。新中国成立后,在中央燃料部的委托下,王炳章便在北洋大学主持筹备地质工程学系。从聘请老师到安排课程、增添设备,他事必躬亲,用尽心力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1950年2月,他与数学系主任李雨涵教授一道赴京,招考了地质工程学系的第一届学生。
建系之初,师资十分匮乏。身为系主任的王炳章亲自教授结晶矿物学课程。据他的学生李汉瑜回忆,王炳章教授讲课,虽不携片纸,却讲得游刃有余,声情并茂。许多矿物晶体的面角、轴率与主折光率均能脱口而出,甚至能精确到小数点以后四位。他对常用矿物晶体结构烂熟于心,不用圆规直尺,徒手即可在黑板上绘出矿物晶体赤平投影图,让学生大开眼界。讲课声音抑扬顿挫,十分动听,有学生评价他“上讲台有如演员上戏台,一举一动均有考究”。
因为各项事物繁重,王炳章日夜操劳,长时间抱病工作,再加上没有充足的休息;王先生积劳成疾,胃癌发作。经治疗痊愈后,无法再从事教学工作,但仍关注系内各项事务。1952年夏,全国院系调整,王炳章教授被调往北京地质学院,北洋大学地质工程学系被撤销。1970年夏,72岁的王炳章突发脑溢血,与世长辞。
经由王炳章先生前后操办,北洋大学地质工程学系仅招收三届学生。这在北洋大学悠久的校史上确实是短暂的,但却如同昙花一现,为老北洋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曾有人这样说,在北洋大学,与其讲“地质工程学系的王炳章”,还不如说是“王炳章的地质工程学系”。
天大故事 征文
beiyangzhengwen@163.com
开云在线注册-开云(中国) 今晚报社 主办
纪念北洋大学—开云在线注册-开云(中国)创办120周年
原文链接:http://epaper.jwb.com.cn/jwb/html/2015-07/31/content_17_8.htm